文章

《圍棋通識教室》書評

圖片
作者: 秦幼民 主題:圍棋 出版:獨步文化 初版:2008 ISBN:9789621435453 本書是名師多年從事圍棋教學的經驗結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分二十四章講述圍棋入門知識,包括最基本的下棋規則、勝負判定、數氣、做眼、打劫、各常見手筋名稱以致佈局、中盤及官子技巧等,並附以練習題及答案,取材合理、配搭科學,無論是用作教材還是由讀者自學,都可快速提高棋藝水平,對初學者及已有一定水準的圍棋愛好者均具參考價值。唯書中有不少地方有錯誤,校對工作稍嫌不足。

《日文結構訓練方法 : 句型與聽力(上)》書評

圖片
作者:明智周 主題:日語 出版:台北明智工作室 初版:2010 ISBN:9789868409866 本書適合具有初級日文程度的讀者,尤其是他們必須要已經掌握好片假名和平假名各字符的讀寫與發音。作者很精闢地集中講述日文句式的文法重點,由淺入深,內容多寡適中,並適時在例句上附以日常用法的解釋,在理論和實際應用上取得很好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和正統學習法不同,書中範例很早便加入不少日文漢字,每章最後還有生詞表,讓華文讀者可以利用其母語的優勢更自然地理解漢字。另外,隨書附有發音光碟,讀者可以一邉看一邊把所有句子聆聽一遍,再跟著讀,就如作者所言,可以眼、耳、口「三位一體」地學習好日語基礎。

Book review: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and other clinical tales

圖片
Author:       Oliver W. Sacks Subject:       Neurology Publish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Year:            1998 ISBN:           9780684853949 A classic piece in brain science written by renowned late psychologist Oliver Sacks. The book consists of a dozen bizarre clinical cases of brain malfunctioning encountered by Dr Sacks, as illustrated by the book title. While some of these cases are due to congenital defects, some of them are due to head injury and some due to brain tumor or diseases. All in all, I find the most intriguing the case of anterograde amnesia, as manifested by the severely handicapped Jimmie G. in the The Lost Mariner . The stark contrast between his memory deficiency and his intact intellectual ability is fascinating to behold. This reminds me of the iconic patient H.M. as documented in every memory and cognition textbook, the ...

《嫌疑犯X的獻身》書評

圖片
作者: 東野圭吾 主題:推理小說 出版:獨步文化 初版:2005 ISBN:9789866954108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很多時都在扭曲的愛情、變態的心理 罪 犯故事裡,偏偏又帶著一絲絲的偉大和凄美—— 《白夜行》如是、 《秘密》如是、 《嫌疑犯X的獻身》也不例外。 警告:後面劇透、有雷! 為了 逃避粗暴前夫富樫慎二的騷擾,陪酒女 花罔靖子帶著 女兒美里搬到東京江戶川區開始重新生活,遇上住 隔壁的 中學老師 石神哲哉,被他默默 暗戀上。怎料某天 富樫找上了 靖子,並到她家裡索取金錢,又對 美里評頭品足,爭吵之間兩母女和 富樫打鬥起來, 陰差陽錯地 合力勒死了他。 石神之後發現了事情,然後決定協助花岡兩母女忍暪案情,整個故事便由此始。 被喻為數學天才的石神,運用他的精密頭腦,錯誤引導警方調查方向,為兩母女製造不在場證據,似乎成功在望;豈料,負責調查的刑警草薙發現石神和他一樣都是帝都大學校友,並把此事告訴了也同為校友的物理學教授、經常協助他破案的「伽利略神探」湯川學。原來湯川和石神在大學時有過一面之緣,大家互相敬重對方才華,惺惺相惜;於是湯川找上石神,一方面緬懷昔日的時光,另一方面又以個人身份介入調查,和石神鬥智起來,把石神的部署全盤打亂了。 經過多番角力後,石神發現行跡已經敗露,於是作出最後犠牲:把自己營造成迷戀跟蹤狂,順理成章地承認 為了佔有靖子而 殺死富樫, 把 罪名攬到身上!然而,湯川最後還是識破了石神的苦心,幾經掙扎後決定把真相公告天下——原來石神為了幫助花岡母女掩飾罪行,竟然殺了另一個人,並把其屍體偽裝成富樫,以便把 富樫的死亡時間推遲一天,為花岡兩母女製造不在場證明,並 一早已部署好自首頂罪的最壞打算 。 就是這樣,故事貫徹了東野的風格,把極端的愛和有悖倫理的行為連結起來。從說 故事 的角度來看,本書情節 令人驚訝之餘亦玩味無窮, 不過就 推理角度 上來看似乎不太合理。首先, 不認同用燒掉面容這點小把戲就 能 把屍體的真正身分蒙騙過來—— 檢測一下 DNA、甚至血型應該會穿崩吧?相反,若原來的屍體已沉入水底,難以分辨,為什麼還要另外製造多一條人命?其實石神已叫了被稱為「技師」的替死鬼回去 死者下榻的 旅館留下指模,那不乾脆叫他扮成死者退房就可以了?反正旅館見客人交了錢又退了房就不會過問那麼多。再...

《殺人十角館》書評

圖片
書名: 殺人十角館 作者:綾辻行人 出版:皇冠文化 主題: 推理小說 初版:1987 ISBN: 9789573322719 一個好的推理故事,應該是結局的揭示能讓讀者有「對啊!原來如此,之前怎麼沒看到這些細節」的感覺;相反,一個差的推理小說則讓讀者看到結局後感到「這是認真的嗎?完全沒來由!」。 遺憾地,本書屬於後者。 警告:後面劇透、有雷! 完全不知道為何可以從前面的證據推理出范(守須恭一)是兇手。直到失蹤的十角館園丁吉川誠一的屍體被發現之前,根本就沒有證據可以否定兇手是「半失蹤」的角島原主人中村青司。即使發現中村青司已死後,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推論出范是兇手——除了因為他是最後剩下來的人。最後一章解釋范的作案經過,就正如書中其他角色辯護時說,由頭到尾都只是假設,沒有任何已呈現的證據引導出結論。腳印的解釋更是令人一頭霧水。 相反,書中的犯駁的地方比比皆是。先說中村青司的案件:業餘偵探島田潔於命案發現前一晚不尋常地被青司的弟弟紅次郎邀出去喝酒,酒醉間紅次郎對島田說了「和枝(青司的妻子,和紅次郎有染),原諒我」的話,之後一日便發現四屍命案。作為懸警弟弟的島田竟然會因「正好有事纏身,無法深思那件事」而忽略了這句說話,開玩笑嗎?! 回到本案。當奧希茲被愛倫坡發現死亡後,其他人竟然放棄查看屍體,又怎麼可能!不要忘記,奧希茲的左手被割下來的事只是愛倫坡轉述給其他人聽,其他人根本沒有親眼見過。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怎麼可能為了「尊重死者」而不作偵查?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就這樣把屍體掉在房間由它們爛掉?屍體不經任何處理會發出惡臭及茲生傳染病,這些人裡面有醫生,怎可能連基本常識都沒有?還未說兇手竟然每晚多次冒險出出入入屋內屋外,又開門又掛牌又殺人又切手,在這寂靜的夜裡,其他人竟然全部懵然不知?真是匪夷所思。 與其胡亂強迫范是兇手,我認為有一個更合理的答案—— 奧希茲其實沒死,和愛倫坡合謀殺害其他人。 中村千織是奧希茲最好的朋友,這一點書中已經交代了。中村千織被這班人害死,令奧希茲萌生報仇之心,而請求她的青梅竹馬愛倫坡合謀,可以解釋殺人動機。而最重要的是這可以解釋之前的疑點: 奧希茲裝作被殺,因此愛倫坡第一時間衝入其房間,判斷其死亡及手被切下,並堅決拒絕其他人察看屍體,然後最關鍵的是——把門上鎖(留意後來卡爾的房間沒有)。 由於他是醫...

《白夜行》書評

圖片
作者:東野圭吾 主題:推理小說 出版:獨步文化 初版:2005 ISBN:9789866954108 一段橫跨30年、盪氣迴腸的長篇推理犯罪小說,絶對稱得上是東野圭吾寫作生涯的巔峰之作。 註:後面有雷、劇透!! 與其說是推理小說,不如說《白夜行》是一部社會小說。1973年一宗耐人尋味的謀殺案開始,令一對自小青梅竹馬的小孩子、故事中的男主角桐原亮司和女主角唐澤(西本)雪穗的人生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為了生存,親手殺死父親桐原洋介的亮司和把母親西本文代置諸死地的雪穗——書中沒有明言雪穗到底是否親手佈局把母親殺死後假裝成自殺,但個人傾向是她在知道文代自殺後刻意拖延時間,以確保母親不能救活——自此成為一對不可分離的連體嬰,也就是小說所謂的「槍蝦和蝦虎魚」,彼此依偎共生,成為對方生命中的太陽,令對方在「白夜」中繼續走下去,譜出這段悲慘但浪漫的哀歌。 其中一個最多人討論的問題——到底雪穗有沒有愛過亮司,我認為答案有跡可尋:雪穗面對亮司死亡時所表現異常冷漠,反而顯得極不尋常,因為這是她公司第一天開張的大日子,即使死的是毫不相干的職員,聰明的雪穗也應該知道要如何偽裝。然而她當時的反應,更像是在情緒崩潰下失去了慣常理智下的表現,是接受不了亮司離開的現實而導致的。關於這一點,網上其他人有更好的論述。 儘管很多人說書中把人性最黑暗的一面揭露出來,個人倒反而有另一番體會。亮司對雪穗的愛故然無庸置疑,畢竟他也是為了保護雪穗才犯下弒父的原罪,與及之後多件惡行也和保護雪穗有關;然而從他待人的一二事可以看出,他其實並不完全殘酷無情。首先,亮司再三拒絕園村友彥參與盜版瑪琍歐的事,並在與友彥及其女友最後見面的那個除夕夜,送給他們那個剪紙,同時暗示把店全權交給他們打理;另外,他與母親彌生子最後見面時前那一句道別,及把栗原典子住處的鑰匙退回給她的時候,都可以展露出他內心感性的一面。東野圭吾把故事中的人物描寫得很立體,既能顯現其冷酷無情,亦能展現其有情有義的一面,正是他厲害的地方。 關於對當年案件的推論,我個人的見解和刑警笹垣潤三的稍為有點不同。與其說亮司是在圖書館與雪穗見面時「碰巧」看見自己父親帶走雪穗,不如猜想成是他一早就從雪穗或洋介口中得知雪穗將會被收養,並了解到父親對雪穗做了些什麼事。那天他跟隨洋介進入那棟大樓,應該是一早已經計劃好的,也就是說亮司其實是有預謀殺死父親...

《惡意》書評

圖片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獨步文化 主題:推理小説 初版:2004 ISBN: 9789866954191 這部被視為東野圭吾「三神作」之一的小說(其餘兩本分別為《嫌疑犯X的獻身》和《白夜行》),結局當然是讓人出乎意料。 警告:後面劇透、有雷! 一如很多評論所述,主角野野口修從發現童年好友、作家日高邦彥被殺開始,很快就被刑警加賀恭一郎盯上,並於小說前三分之一便已招認殺人,那麼剩下來的三分之二還有什麼好說呢?誠然野野口修的殺日動機便自動成為故事後半部的主線,但有趣的是,當加賀排除萬難、從野野口的破綻中抽絲剝繭地追查到所謂的「真相」是因為日高威脅野野口為其作品當代筆(小說譯作「捉刀人」)時,原來還是海市蜃樓——野野口從一開始就預計到自己會被抓到殺人;他只是想藉著這個機會,向全世界抹黑日高,並令世人以為他才是日高作品的真正寫手。如果不是加賀鍥而不捨、一直尋根究底的話,野野口的詭計便早已得呈了。 《惡意》層層地剝去假象,並利用兇手自己寫的筆記去誤導讀者去想像日高的為人,直到最後才揭示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是它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另外,書中對校園暴力的描寫也是其中一個著墨點,貫徹東野一向於故事中滲入社會議題的風格。然而,從技術層面來看,個人認為當中的情節佈局有點牽強,尤其是利用電腦發稿去營造不在場證據的部分,邏輯上並不怎麼令人信服。相反,雖然《秘密》不被列在三神作之中,但其中之故事之佈局、對人物情感描繪的細膩程度,更猶勝於《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