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佔中,反佔中

圖片
先旨聲明,我是簽名贊成佔中的。雖然如此,我還要說一下今天的經歷。 因為工作關係,我和工作伙伴與及攝影師到中環幫忙拍攝硬照,剛巧碰到了收集反對佔中簽名的街站。當時,老外攝影師第一個反應就是:「They must have been paid to do this!」;另外當其中一位工作伙伴知道另一位簽了名時,很訝異地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而後者只語調很平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想有佔中」。 從這兩段說話,我感覺到一部分香港人已經不能很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聽過這麽多關於建制派以蛇齋餅糉收買人心的故事,我當然能夠理解老外攝影師和討厭反佔中的人的心態,而這相信也能代表一大部分香港人的反應,但是理解不等於認同。儘管發起反中行動的人的動機很有可能是受到中央支持,但這不能推斷所有以行動支持反佔中的人都是違背良心吧!既然提出發起簽名支持佔中的人認為這是民意的表達,為什麼周融不可以發起反佔中簽名?為什麼一定要假定反對佔中的人是被中央收買了?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相當一部分支持香港早日實行雙普選的人,其實都不支持佔中--簽名的那位伙伴很有可能就是屬於這群人。他們這種想法是否委曲求全、守株待兔,我不予置評;重點是,無論他們的想法為何,在這個大家都標榜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裡,每個人都應該有權發表他們的政治想法而不應被其他人攻擊。如果大家對佔中與否的分歧這麼大,不就應該讓雙方的支持者「晒馬」,看誰人數多而決定什麼是主流民意嗎?若果有人懷疑其他人以各種形式揑造結果,那他應該拿出實在的證據,而不應純粹因為不喜歡便假設所有反對佔中的人都有問題--當然,反之亦然。 我們常常都把民主掛在口邊,但當所謂的「民主」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時候,那恐怕那只是另一種獨裁罷了。當正義被壟斷的時候,它就會變得邪惡;政治如是,宗教如是,文化價值觀亦如是。 這是一個簽名支持佔中的人的看法。 註:圖片為雨傘運動發生之後補加。

《幽靈列車》書評

圖片
作者:赤川次郎 主題:推理小説 出版:台北志文 初版:1987 ISBN : 9575454332 簡真不能相信,如此低劣的偵探小說竟然能登大雅之堂。 書中的推理情節牽強得令人咋舌:第一篇的《幽靈列車》,為了掩飾一個意外,竟然用上一個極其迂迴的方法,到頭來倒不如直接講大話;《遭背叛的綁架》更是不忍卒睹,一個綁架計劃意然可以突然完全一百八十度改變目標;《凍結的太陽》反倒還合點情理,只是不大可能九歲大的兒童會不知人是會凍死的;《選地方下雨》更是用一個完全不能想像的方法去自圓其說,簡直把正常心智的人當成傻瓜;最後《善人村的祭典》根本是冒險故事,沒什麼推理可言,倒反而作者後來把被推落山崖的人從外來人換成了村裡面的人而不自知,完全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與其說是推理小說,赤川次郎的作品倒不如說是奇情小說,一如衞斯理所謂的「科幻小說」一樣。如果用偵探小說形容他的作品,是對這種小說的侮辱。

《反轉經濟學—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書評

圖片
作者: 李逆熵 出版:香港經濟日報 主體:經濟學 初版:2013 ISBN:9789626787397 本書主要批判以費利民、海耶克等經濟學家所鼓吹、由英美兩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帶領全球走向的新自由經濟主義,是如何為現今世界帶來種各種社會和環境禍害。頭幾章先闡述了新自由經濟主義的一些歷史,然後帶出這些理念如何蠶食我們的社會價值和製造各種社會問題。 個人認為書中某些部分真的能指出新自由主義的理論的問題徵結所在,如第八章便逐一探討了完全競爭的一些假設,好像完全資訊的掌握等,是如何的不符現實;但另一方面,有些部分對現今社會現象的抨擊,如第十章所說的產權私有化不但不能夠解決環境及資源分配問題而是把問題惡化、以及第十二章所講的新自由主義復辟等觀點,不是不言之成理,但當中的推論過程有點不夠嚴謹,未能很有力地帶出結論。 當然,本書旨在向一般讀者扼要地陳述當今經濟學的問題,並不能花很多篇幅去為每個論點作詳細的學術探討;但基於這些觀點長久以來所經歷的激烈爭論,要能夠說服自由主義的熱烈擁護者,單單訴諸某些社會現象或學者的斷言恐怕並不足夠,而必須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推論,精確指出那些自由主義支持者的理論問題出在哪裡。否則,個人認為它能動搖這些人信念的程度可能有限。

《大數據》書評

圖片
書名:大數據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Kenneth Cukier 出版:台北天下遠見 初版:2012 ISBN:9789863201915 正如本書開始的薦文所說:「每十年,總是有極少數的書,能改變你看待一切的方式...《大數據》正是這樣的書。」書中一開始藉著介紹谷歌如何利用互聯網搜尋錄來追蹤流感爆發的時間和空間分佈,與及Farecast公司的成功例子,來說明巨量資料如何在人類的生活中帶來重大改變。 巨量資料的定義本來就有點模糊,一般的理解是當資料的數量和處理這些數據的能力到達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現象。 但書中對其還提出了三個巨量資料和以前不同的地方: 1) 處理全盤資料(population)、而不是隨機抽取的樣本(sample); 2) 可以容許資料出現誤差,而不再拘泥於資料的格式; 3) 不探究事情的因果關係,而只重視事件的相關性。 除了開首的兩個例子外,書中還有引述了不勝枚舉的研究,去說明巨量資料如何在現今的社會發揮驚人的威力:沃爾瑪的銷售策略、阿馬遜的購書推薦、UPS的車隊管理、信用卡公司的財務分析、保險和醫療機構的健康評估、打擊罪案及預防意外等等‧‧‧更不用說的,是各大社交網站對用戶的行為分析所產生的預測能力。 然而除了闡釋巨量資料如何被應用在生活上,它還帶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新興的資科學家,能夠藉著分析巨量資料,給予不受主觀經驗限制的意見,也正因如此,他們甚至可以在不同的範疇取代當中的專家,從而使整個職場的性質產生變化。最後,此書當然也探討了使用巨量資料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如侵犯私隱和去人性化等。 本書對於巨量資料的描述,相信會成為此題目的里程碑著作。

《攝影獨白》書評

圖片
作者: 伍振榮 出版: Pop Art Group Ltd, HK 主題: 攝影雜文 初版:2006 ISBN: 9789628701605 挺有趣易明的一本攝影雜文輯錄。其中最可讀的是他對香港時下攝影文化低落的鞭撻,與及對社會學家桑塔格(Susan Sontag)《On Photography》一書的尖銳抨擊。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評

圖片
作者:Michael J. Sandel 出版:雅言文化 主題:政治哲學 初版:2011 ISBN:9789868271265 《正義》一書很清晰地把現今社會最爭議不下的所謂「正義觀」做了一個非常有系統的分析。 個人認為本書的成功,除了懂得引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點出思考上的邏輯盲點,讓讀者能反思自己的信念外,文章的結構也編排得很有條理:第一章先從生活實例中帶出三種從不同角度,即「福祉」、「自由」和「美德」出發的正義觀;第二章闡釋從福祉出發的正義觀;第三章則講述最完全放任的自由主義。 第四章則藉著一些在極端自由主義下富爭議性的例子,帶領讀者進入第五和第六章、康德和羅爾斯相對有設限的自由主義。同樣地,第七章也是藉著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引進第八章和第九章的社群主義,也就是所謂從美德出發的正義觀。 最後第十章以重建公民意識為主題,作者宣示了他其實支持社會應該對正義的行為有一特定立場,亦即阿里士多德所講的、從美德出發的正義觀,並應該透過公共空間的對話,來培養社會的共善,促進社會的正義。就當今世代這麽多關於政治爭拗的社會裡,這本書實在是把這些討論概括入理性系統分析的上佳導讀。

《給未來的旅行者:55個你最想知道關於旅行的事》書評

圖片
作者: 藍白拖 出版:台北遠流 主體:游記散文 初版:2013 ISBN:9789573271642 一本典型的勵志旅行書,但作者的文筆實在不錯,而且非常真誠,讓讀者感到好像真的和作者一起踏上旅程一樣。推薦此書給所有對生活感到枯燥乏,希望找藉著去旅行來重新感受命生的人。 另外,作者的一些分析挺值得深思,例如說他認為有些朋友會討厭那些自以為出國當志工就多偉大的人,其實這些朋友氣憤的是他們炫耀這些經歷的行為。他覺得可以否定一個人的炫耀行為,但不能否定他的努力;還有他描述和喇嘛有關享受和享樂的對話,也非常精景。